梅娘曲(话剧《回春之曲》插曲) - 田汉|聂耳
梅娘曲(话剧《回春之曲》插曲)
作词:田汉
作曲:聂耳
女声独唱梅娘曲(话剧《回春之曲》插曲)文字介绍文本——《梅娘曲》是话剧《回春之曲》的插曲,田汉作词、聂耳作曲,创作于1934年。该剧所表现侨居南洋的青年高维汉,因民族危亡,回国参加抗日战争,但不幸负伤,失去记忆力。他的恋人梅娘(华侨富商之女),闻讯回国探望,想用唤起情人的记忆。歌词深情、细腻。旋律如泣如诉。结构为单乐段变化分节歌形式。三段歌词的旋律,都是从醉人心肺的呼唤“哥哥,你别忘了我呀”和柔情似水的“我是你亲爱的梅娘”开始,感情真挚、委婉、亲切,第一段内容,回忆在南洋时,富有浪漫气息的甜蜜的爱情生活。旋律结束在小调性的“6”音上,具有抒情、叙事的特色。第二段,叙述他们参加抗战的爱国热忱和牺牲精神。音乐结束在“7”音上,为开放性终止,产生了一种不稳定感,也增添了别离的惆怅和忧郁之情。第三段,描写情人伤重,已不认识自己的痛苦心情。全曲结束在大调性上,但连续的强位休止及三连音的运用,似抽泣,如呜咽,催人泪下,感人至深。《梅娘曲》的创作背景是主人公爱国青年华侨高维汉,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回国参加抗战的动人故事:在战争中负伤后,他的情人梅娘不顾父母的反对,只身从南洋赶回祖国,高维汉因受伤而昏迷不醒,之后醒来却又失去了记忆时,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所唱的一首歌。曲子表达的正是梅娘见心上人变成这样后抑制不住痛苦的心情。创作中,聂耳根据剧情的需要,用较为简朴的手法渲染剧中人细腻复杂的心理,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。话剧《回春之曲》公演后,《梅娘曲》在国内和海外侨胞中广为传唱。《梅娘曲》歌词深情、细腻。旋律如泣如诉。这首歌曲1935年5月首次灌录,有王人美演绎,她用了诉说式的演唱风格,仿佛就是剧中的一段人物独白。八十多年来,演唱录制过这首名曲的歌唱家不计其数,叶佩英、李谷一、宋祖英、殷秀梅、张权、韩延文、谭晶、李曦、毛阿敏等都有各自的版本。一首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歌曲,通过美声、民族、通俗唱法的多种演绎,进一步拓展了其艺术表现力和感召力的空间。演唱《梅娘曲》时,要把握歌曲提供的三个层次。也要注意每段的开始,是情深急切的呼唤,而不是悲痛欲绝的嘶喊,要把激情隐藏在内心深处,用含蓄委婉的声音,唱出真挚纯洁的爱,也唱出痛楚非常的情,以呼唤情人记忆的回归。王人美,湖南长沙人,原名王庶熙,1914年12月出生1987年4月12日逝世。1931年出演处女作《银汉双星》,素有“野猫”之称。代表作有《野玫瑰》、《渔光曲》、《风云儿女》、《壮志凌云》、《关不住的春光》等。其中1935年由王人美主演的影片《渔光曲》曾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,这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。1951年她主演的影片《两家春》被文化部评为1949~1955年优秀影片。1987年,王人美不幸在北京病逝。
"
爸爸亲爱的爸爸歌谱,小酒馆 吉他谱,doremi简谱元素,管乐合奏红星歌简谱,男人花钢琴谱数字简谱,菩萨蛮6孔陶笛曲谱,相思赋予谁巴乌简谱,汪峰春芽吉他谱
极低概率问题:因手机型号或浏览器等因素,付费后没看到下载地址;其实是跳转到同设备其它浏览器里,复制本网址在其它浏览器中打开就可以看到; 有问题发邮件:[email protected](支付截图)
mrest月光之舞简谱,乖乖爱简谱,亚洲雄风歌词简谱,儿歌放牛娃歌谱,光辉岁月粤语简谱,后来玩易卫锋吉他谱,唱简谱歌谱,国歌 萨克斯简谱 57,夜莺 简谱 雅尼 园地,够日的青春吉他谱c,姑苏行笛子独奏五线谱,我的大上海歌谱,我的家乡吉他谱赵雷,星星点灯萨克斯五线谱,电影攀登者歌谱,简谱网醒来,蒲公英的翅膀简谱,起风了钢琴五线谱教程